機構編制監督檢查50問(二)
時間:2023-12-15 來源:中共深圳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
6.什么是機構名稱?
答:指機構基本屬性以及特殊性的綜合反映的稱呼。一個完整的機構名稱,應該反映出該機構的職責任務、行政區劃、隸屬關系、規格級別等。機構名稱一般由“區域名+職責名+類型名”等三部分組成。《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》規定“機構編制工作必須嚴格執行本條例的各項規定,嚴禁以下行為:……(二)擅自設立、撤銷、合并機構或者變更機構名稱、規格、性質、職責權限,在限額外設置機構,變相增設機構或者提高機構規格。”
擅自更改機構名稱案例
[案情介紹] Y市是服裝名城,擁有眾多國內知名的服裝品牌。Y市的服裝業歷史悠久,2003年該市就設立了Y市服裝博物館,為市文化局正科級下屬的事業單位,重點以展示中國服裝服飾文化和歷史為主題內容。
近年來,在Y市服裝業蓬勃發展的同時,周邊地區的服裝業也發展很快,對Y市的服裝業市場構成了一定的競爭。為了進一步提高Y市服裝業的知名度,市文化局局長D某與博物館館長H某商量,決定將“Y市服裝博物館”更名為“中國服裝博物館”,以更好地展示悠久的服裝文化。2013年8月,Y市服裝博物館未經任何審批手續,對外正式懸掛了“中國服裝博物館”的標牌,刻制了公章。2014年2月,該博物館“中國服裝博物館”名義向全國發函,公開征集中國服裝服飾歷史品件,以進一步豐富服裝博物館的館藏。2014年10月,因該博物館硬件設施不達標,一些征集來的珍貴服裝文物損毀。
[處理意見]1.按照《機構編制違紀行為適用〈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〉若干問題的解釋》第一條“超機構限額設置機構或者變相增設機構,擅自設立機構或者變更機構名稱、規格、性質、職責、權限的,對有關責任人員,依照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的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處理”和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》第一百二十七條“黨和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人員,在工作中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,給黨、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財產造成較大損失的,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”的規定,可給予D某、H某黨內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。 2.Y市服裝博物館未經任何審批手續,擅自更名為“中國服裝博物館”,應宣布其更名行為無效,恢復原名稱和標牌。
7.什么是機構重疊?
答:指同一層級的黨委、政府或同一部門(單位)中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職責相同、相近的機構或內設機構。機構重疊實質是職責重疊,往往造成管理資源浪費、推諉扯皮、行政效率低下。
8.什么是變相增設機構?
答:指表面上沒有增設機構,但事實上增設了機構,以規避機構管理的行為。變相增設機構問題的常見情形:一是名義上是加掛牌子,實際上獨立配備了一整套領導班子和辦事機構。二是設立以履行行政職能為主的事業單位,變相規避行政機構限額。三是臨時機構或其他非常設機構的任務已經完成但長期未撤銷,借該機構的“殼”從事其他業務活動,進行實體化運作。
9.什么是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?
答:指機構編制部門對機關、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和人員配備進行動態、實名管理,并與組織、財政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等部門信息共享,確保具體機構設置和按規定審批的機構相一致,實際配備的人員與批準的編制和領導職數相對應的管理方式。根據黨中央關于全面推行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的要求,機構編制部門管理范圍的機關、事業單位,應當納入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的范圍。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主要內容包括機構、編制、領導職數等情況,以及使用編制和領導職數的實有人員信息情況。
10.什么是機構編制納入巡視巡察選人用人專項檢查?
答:指各級黨委(黨組)及其組織(人事)部門在結合巡視巡察開展選人用人專項檢查時,將機構編制工作情況和紀律要求執行情況作為檢查的重要內容,一并進行檢查的活動。
來源:中共福建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官方網站